“城市和山野之間,‘可居住的藝術館’是人文和自然的對話,是藝術和生活的平衡。”
 
在世界文化遺產——西湖景區之中有一個四周茶山層疊環繞的楊梅嶺村。從錢塘江邊亦或是西湖邊進入到樹木林立的虎跑路,沿著滿隴桂雨一路前行,不到十分鐘便可到達這片優美寧靜之地。如歐陽修所書《醉翁亭記》“環滁皆山也” 山也民宿HILLS就坐落于此,集藝術、酒吧、咖啡、住宿為一體,它是城市生活中年輕人的一個短暫的喘息空間。
 
“可居住的藝術館”重新定義了當代的民宿,在自然和人文間建立對話,在藝術和生活間尋找平衡,山也HILLS,既享有自然風光,又融合藝術生活,被自然之靈包裹感官的同時,又能得到精神上的療愈。  
素來古人有雅集、游宴之風,以琴、棋、書、畫作伴,以酒、茶、香、花助興。“或十日一會,或月一尋盟”,相聚一起,以文會友,游覽山水,詩文相和,既隨意又風雅。


 
山也HILLS由村落民居建筑改造而成,建筑形態以飛來峰為意向,表面粗糲的白色砂巖,猶如經過水和風的洗禮從茶山上裸露出來的巖石。原有建筑四層的空間體量突破了楊梅嶺村傳統民居的尺度關系,建筑師遂以一個特殊的藝術空間裝置的方式處理建筑與村落與茶山之間的關系。由此在城市、山野間、自然、人文間,建立“可居住的藝術館”。
 
主樓從北側進入,底層半地下室的空間拆除原有的樓板和局部的次梁形成了一個通高的門廳。上層的玻璃磚引入了自然光線和室外綠植的樹影婆娑,消解了半地下室的感受。弧形的拱頂、漂浮的旋轉樓梯、出挑的平臺,藝術空間的精神性將感知從山野間拉入到現代的藝術館中。

 


 
井字格的拱頂如教堂般充滿儀式感和紀念性,其上點點燈光,如同茶山間閃爍著點點星斑的靜謐星空。穿過門廳,旋轉樓梯如同崎嶇的山道,引領旅人繼續向山中探索。拱頂與星空,弧梯與山道,建筑元素建立起的空間知覺與自然形象形成對話,獲得感官上的共鳴。


 
打磨過的反光金屬板從樓梯后的酒吧空間延伸出來,召喚著是一場來自未來空間的狂歡。懸浮吧臺中一個從上層地面延伸下來的采光井,稱之為“菱形的光之容器”,不僅帶來了陽光,內部的鏡面折射更是建立了上下層的空間聯系,猶如未來世界的飛船,盛滿了光明停駐在這。金屬凹面與純白墻面的沖撞,金屬反光與質樸水磨石的疊加,幻動的光影,虛實的碰撞無不增添著隱密空間里小酌言歡的神秘感。把酒言歡過后,吧臺側邊光線浸入的樓梯,引領著人們繼續向上探索。


 
與地下酒吧的幽暗幻境不同,二層的咖啡廳是一個通透的空間,連通著室外庭院,遠山與近水,流云與飛燕,光影隨著人們的腳步向室內流淌,回歸純粹的本質。


 
通透的折疊門、飄逸的白紗簾和不規則的弧形拱洞構成內外之間的三層界面。折疊門圍合起相對靜止的內部空間,但保留了視線與光線的相通,可以安逸又溫馨的享受美食。輕盈的紗簾增加了空間上的層次,模糊了空間界限,增添了視覺上的曖昧。

 
打開門,氣息流動,庭院、水池和茶山皆納入進來,微風拂動,飄動的紗簾在屋內留下了風的形狀,內外之間的光影流動,讓人時而恍惚時而忘卻,此時是身處屋內還是自然之中。拱形的門洞是“洞天”的外化,洞中有天,納入了山景,在原始的質樸間,強化了空間的張力。

 
建筑中的許多元素也被打造成極具雕塑感與物件性。咖啡廳中央利用原有柱子和設備管道的空間,構造成一個自身具有美感的壁龕展柜,在空間中形成了凝聚氛圍的核心。


 
樓下的歡愉打擾不了上層旅人的駐足,詩意的棲居是理想的生活。主樓的三四兩層及小樓一二兩層共12個客房,每個房間亦是一個“洞天”,為旅人提供一個駐足停留的棲息之地。房間的設計盡量簡化了其他功能,以減少電視等電子設備對居住體驗的干擾,而專注于與朋友、家人、自然、藝術的真實互動中。


 
在統一并純粹的建筑空間質感當中,每個房間結合空間屬性格局各不相同,有的如同“洞穴”,圓拱的張力與素雅的飾面結合,打造天然的質感;有的如同“水下洞天”,金屬的波紋在陽光下如同水中被激起的層層水紋;有的如同“嵌入的石頭”,沖破屋頂,溢出的光線如同燈塔般照亮夜空;有的如同“山谷”,老樹木桿和碎石子墻面,好像帶回到原始的自然。無論哪個房間,被放大了的視覺和觸覺感官,在知覺構建的空間里給人意想不到的體驗。

 
筑夢數載,“有界的建筑,無界的設計”是INNOWIDE創慧一直堅持的設計理念,通過對現代商業空間室內設計的深層理解,以及積極地了解每一個項目所處地域的底蘊風情文化,屢屢創作出多個表現力極強的商業作品。創慧設計擁有完善的組織架構和品質管理體系,憑借前瞻的理念與極具創意的國際設計水準,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城市打造文化名片。

 

*本文稿來源于網絡,僅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