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設計的這塊土地是當地一塊工業廢棄遺址,原先是水泥廠,水泥廠停產后,這些舊廠房一直被用作煉鋁,制作水晶等,極不環保。設計師在考察后和業主方進行了細致的溝通,決定以「工業遺珠、秘境花園」為主題來打造這一地塊,利用水泥廠的歷史痕跡和周邊的景觀資源,建成集民宿休閑、生態旅游為一體的文創休閑綜合體。
在規劃上,考慮到房間的舒適度與完整性,設計師將一層全部用于公共使用,兼具接待、娛樂、用餐等功能。房間則被統一設置在二層和三層。
使得活動空間與休息空間上下分隔互不干擾。為保證舒適性,原來二、三層的 20 個房間被整合梳理為了 8 個客房,其中二樓 5 個客房,三樓 3 個客房。
大堂以下沉式會客區的形式呈現,不僅在視覺上拔高了大廳的層高,也使得一樓的各個功能區分更為立體。
在第一層包圍的基礎上,設計師整體外拓 2 米,構建第二層包圍。
建筑外圍的部分設計庭院、連廊和景觀池,走廊外是大面積的落地玻璃,最大限度的引入光線,并將法國梧桐、斜坡屋頂、水泥塔樓和碧樹遠山納入視線。
在第一層包圍的基礎上,設計師整體外拓 2 米,構建第二層包圍。
建筑外圍的部分設計庭院、連廊和景觀池,走廊外是大面積的落地玻璃,最大限度的引入光線,并將法國梧桐、斜坡屋頂、水泥塔樓和碧樹遠山納入視線。
二樓中央為景觀露臺,三樓則是雙露臺,中間設計景觀天橋,視野良好。入住的客人即可以三五好友
相聚在露臺上把酒夜話,放眼長空;也可以在客房陽臺躺椅沐浴日光,耳鬢絲語。室內選材大多使用原木和水磨石,呈現自然的質感,主調是純粹的白,黑色框線作為輔助、勾勒。
整個空間盡可能的從周邊環境中汲取靈感和用材,設計師認為,舊建筑改造的價值不只在于讓空間滿足當下的功能需求,設計也不是在拆除與新建中消耗有限的資源,更多地是在限制中尋求突破,在新舊間找到平衡,賦予舊建筑更為長遠的生命周期,讓物性延綿,讓環境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