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東境位于云龍山東麓,毗鄰始建于唐的千年古剎興化禪寺,于地靈人杰的山水環境之中融入當代的禪意與生活美學,營造一處靜謐的養心療愈之所。

場地主體為四座傳統木構屋頂式結構圍合而成的內向型建筑形制,閣樓、佛塔和佛殿的意象與山中禪寺形成巧妙地呼應,同時契合禪宗向內求真的修行法則。若將內向型作為設計的重要切入,轉譯于建筑、景觀以及室內,一以貫之的連續性便成為了空間建造的首選之法,詮釋著日常的行住坐臥之種種,停駐片刻,以觀照內心。

入口大門選取整塊天然實木,以隆重的儀式迎接每一位訪客的到來。幽暗的序廳內,一方外形古樸的石質水甕立于中央,其上置一出水口,水由高處緩慢滴落,流向更深遠的所在。立面以軸線為依據豎向留縫,隨著時間的流動,光忽然而至,構建一種“當下頓悟”的禪意境界。行走其間,同時隱約可窺見院中一二景象。

進入大堂,空間情緒由狹小轉為開闊。大尺度的玻璃將光與水景引入,序廳的涓涓細流隨著路徑的變化,此時匯成水院的一片汪洋。下沉式大堂吧由淺色“木盒子”所圍合,動靜分區,既滿足功能的需要,又不阻擋來往訪客投向室外的視野。甫一落座,水面恰好與視線平齊,營造水和人的親近同時,于萬物之間以謙卑、平等的姿態,獲得內心的自我覺悟。

與明亮的大堂吧相對,一側隱入暗處的展陳空間成為了視覺的焦點。利用原始空間的采光不足,模擬出展館的情境,使用點光源的方式凸顯暈染于深色木作之中的藝術品珍藏,抬高的平臺則可作為大型花藝等重要的展臺之用。接待臺則由天然石材的不同肌理拼貼而成,背景電子屏幕變幻出水墨云影,使靜態的大堂呈現出動態的場景。

“止”即“禪定”,“觀”即“智慧”,“止觀”在于審視外物或內心,以洞察事物的本質面貌。餐廳與水院隔走廊而對望,豎向的木質格柵與玻璃結合,營造出虛實質感。餐廳上方由淺色木質所構建,有效地緩解了原始建筑木構屋頂與室內陳設之間的沖突,光斜照而入,猶如游走于一片密林,投射出斑駁的光影。

環形動線將公共區域及主次入口串聯起來,禪堂、茶室、抄經、音缽療愈等功能空間為住客提供了齊全的禪修服務。室內均以木作為主,結合素白墻面,精簡克制的視覺元素有利于使訪客的注意力指向自身。弧形頂面的加入,使空間氛圍趨于柔和,以達到療愈之效。不論游走或站立,靜心始為第一要義。

與有著大尺度感的公共區不同,客房區由三組各自獨立的露天小院落所組成,開門便是自然的景觀,白蠟、紫竹、丹楓等季節性植物點綴其中,四季有序變換,則況味迥然。為了避免與對面客房的對視,房門處布置木質屏風,以一定的間距、序列立于走廊一側,有無之間,成為柔化空間、豐富廊道的重要節點。

不同形式的門窗將精心營造的庭院景觀引入室內,通過可推拉的移門、開口大小、高低位置等方式來對視野進行有意的控制,適當的“克制”反而令其中之意更顯余味悠長。依窗而設的坐榻則是一處便于住客俯身就坐、安住意念、靜觀內省的所在。一邊是當下無雜念的“內心”,一邊是為眼所見的外部世界。

作為“生活禪”理念的提出者,凈慧法師主張,“生活之中透禪機”,無需刻意地經營、安排,智慧潛藏于日常的生活之中,行住坐臥即是無上修行。通過對場地環境、建筑形式、空間結構、立面材料與色彩的精心調配,以抽象、內斂以及隱喻的方式將禪語言巧妙地植入,這也呼應佛曰“不可說”的禪思,一切意在領會。

筑夢數載,“有界的建筑,無界的設計”是INNOWIDE創慧一直堅持的設計理念,通過對現代商業空間室內設計的深層理解,以及積極地了解每一個項目所處地域的底蘊風情文化,屢屢創作出多個表現力極強的商業作品。創慧設計擁有完善的組織架構和品質管理體系,憑借前瞻的理念與極具創意的國際設計水準,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城市打造文化名片。

*本文稿來源于網絡,僅作分享